10月23日,2024中國人力資本發展大會暨上海首屆千企萬崗高層次人才交流會于徐匯西岸藝術中心A、B館圓滿落幕。中智關愛通受邀參與本次盛會,與千家企業及萬名人才共聚一堂,深入探討了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發展路徑,共同助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
會上,中智關愛通重磅發布了《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旨在為企業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員工激勵與發展策略提供堅實依據,幫助企業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提升員工活力與滿意度。
《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
《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以下簡稱《調研白皮書》)深度挖掘了企業員工的工作體驗、激勵機制及福利待遇現狀,全面剖析了企業在薪酬、福利、幸福力、職業及認可等方面的實踐與成效。此外,還著重探討了全面薪酬體系發展現狀、未來福利管理的挑戰、全面薪酬體系的構建等核心內容。
為了與更多人力資源領域專業人士共享這份調研成果,我們精心提煉并分享《調研白皮書》中的精華內容,期待為企業管理者及HR團隊在福利規劃與實踐方面帶來新穎視角與靈感啟迪,攜手共創員工關懷的新紀元,共同探索職場福祉的新高度。
一、全面薪酬體系發展現狀的關鍵發現
1.發現一:企業構建全面薪酬體系時,首要關注薪酬管理和員工福利
圖源:《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
調研顯示,企業在構建全面薪酬體系時,首要關注的是薪酬管理和員工福利,緊隨其后的是認可與職業。相比之下,企業對員工幸福力的關注度最低,反映出企業在追求效率與效益的同時,對員工個人福祉的某些方面存在忽視。
不同性質的企業在五大維度上的重視程度大體一致,但外企在員工幸福力(即工作與生活平衡)上的關注度顯著高于國企和民企。而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在員工激勵與認可、人才發展等方面的重視度也顯著增加。
2.發現二:企業對其薪酬體系的評價普遍較為樂觀
圖源:《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
調研結果顯示,超半數(54.5%)的企業認為自身薪酬水平處于中等偏上,32.7%的企業認為自身薪酬水平處于中等地位,整體而言,企業對其薪酬體系的評價較為樂觀,但這也提示了企業需持續關注市場薪酬動態,確保競爭力。
根據世界薪酬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市場的平均薪酬漲幅為5.3%,2025年的薪酬漲幅預計與2024年持平 。關愛通合理推斷,盡管企業當前正面臨業績挑戰與降本增效的雙重壓力,市場對優秀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對薪資的期望,將持續驅動企業提升薪酬支出,并不斷審視并優化其薪酬管理體系。
01.精細化員工分類與評估
02.定制個性化薪酬調整方案
03.前瞻性的薪酬決策
04.優化短期激勵機制
為順應人力資源降本增效的總體需求趨勢,關愛通提出以上4大薪酬體系優化建議,具體詳情請參見完整版《調研白皮書》。
3.發現三:年節福利是企業最普遍采用的福利形式
圖源:《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
年節福利以高達88.6%的普及率位居榜首,成為企業普遍采用的福利形式。緊隨其后的是健康福利(64.6%)與餐飲福利(62.3%),顯示出企業對員工身心健康及日常需求的深切關懷。
然而,在更為細化和個性化的福利項目上,如員工心理援助計劃、補充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及補充養老保險等,實施比例相對較低,均未超過16%,這為企業未來在完善福利體系、增強員工歸屬感與滿意度方面提供了提升空間。
4.發現四:當前中國企業在彈性福利制度的建設上仍處起步階段
圖源:《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
調研結果顯示,當前中國企業在彈性福利制度的建設上仍處于起步階段。具體而言,僅有11.3%的企業實現了全面的彈性福利體系,為員工提供了多樣化的福利選項以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相比之下,約45%的企業實現了部分彈性福利,即在某些福利項目上給予員工一定的選擇權,但尚未達到全面覆蓋。同時,仍有36.9%的企業明確表示未提供任何形式的彈性福利,另有7%的企業表示對此情況不清楚,這進一步凸顯了當前彈性福利制度的普及程度有限。
在傳統的員工福利實施方法中,企業向員工提供的福利大多是相同的,即向所有員工提供統一的福利內容。這種無差異化福利策略對企業最大的好處是便于管理,所有員工都享受一樣的福利項目,企業制定福利計劃的復雜程度,和運營壓力大大降低。
然而,員工年齡、個性、家庭、職級等情況不同,對福利的需求大不相同,能打動人心的福利項目各異。因此,彈性福利應運而生,更強化員工“自主參與”的過程,他們可以依照自身需求從企業所提供的福利項目中來選擇、組合更適合自己的福利內容,從而大幅提升員工對福利的感受度和體驗。調研發現,擁有更多選擇和靈活性,會讓員工覺得福利更有價值,這也更契合職場新生代的需求。
5.發現五:企業在激勵機制的構建上呈現出一定的局限性
圖源:《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
研究表明,通過精心設計的認可和激勵方案可以使員工的平均績效顯著提高11.1%。
然而,當前企業在激勵機制的構建上呈現出一定的局限性,超半數的企業仍主要依賴于“上對下”的傳統激勵方式。具體而言,高達88.6%的企業采用公司對員工的直接激勵與表彰作為主要手段,也有67.7%的企業重視團隊領導對下屬的認可,通過領導的正面反饋來增強員工的工作動力和歸屬感。這種自上而下的認可方式在激發員工積極性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此外,僅有44.4%的企業在激勵體系中納入了員工之間的認可和互動,反映出大多數企業在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激勵評價體系上仍有待加強。
圖源:《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
當前,企業在構建激勵體系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向性。從具體項目來看,績效獎金以87.2%的高普及率占據了主導地位,顯示出物質激勵在多數企業中的核心地位。此外,超過半數的企業還提供了專項表彰、晉升與發展機會以及項目激勵等形式的激勵,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企業的激勵手段。
整體而言,企業的激勵體系仍顯單一,主要聚焦于物質層面。相比之下,精神激勵(34.5%)和即時性的激勵與認可(36.5%)等非物質激勵手段的占比較低,未能充分滿足員工多元化的需求。
二、當前福利管理的挑戰與未來趨勢
圖源:《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
·挑戰一:預算與資源限制
當前,與預算和分配權限相關的問題(53.9%)以及員工需求與成本控制之間的矛盾(51.9%)占據了最高的比例,這表明企業在福利管理上面臨的首要挑戰是資源限制和成本控制。這兩個問題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企業在提供福利時的主要制約因素。
·挑戰二:評估與量化困難
無法量化評估福利投入回報(39.4%)是另一個顯著的挑戰,反映了企業在評估福利效果時的困境。這可能是由于福利效果的滯后性、難以直接關聯到具體業務成果,或是缺乏有效的評估工具和方法。
·挑戰三:員工滿意度與管理層支持
員工福利滿意度(25.3%)雖然比例相對較低,但仍是不可忽視的挑戰之一,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員工的忠誠度和工作積極性。同時,管理層不重視福利管理(20.2%)也表明,在更高層面上,對福利管理的認知和支持可能存在不足。
同時,《調研白皮書》中也分析了未來1-2年,企業福利管理的改進方向,分享了企業在福利投入上的變化趨勢,著重指出了福利管理的優化重點,具體詳情可參見完整版《調研白皮書》。
三、關于全面薪酬體系
圖源:《2024-2025職場關懷趨勢洞察與策略指引》
此外,中智關愛通基于對企業當前全面薪酬的體系化審視,也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與策略,希望能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與指引。
01. 強化全面薪酬體系的構建
02. 提升評估與反饋機制
03. 優化組織結構和人才培養策略取完整版報告
您可在【關愛通】公眾號后臺,回復關鍵詞【職場關懷】,即可免費獲取完整版《調研白皮書》,深入了解更多職場關懷趨勢與策略詳情。
中智關愛通也將持續關注職場關懷趨勢,為企業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策略指引,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員工幸福感的雙贏。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內容部分來自內容作者或互聯網自動抓取。相關文本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或發布人自身觀點,不代表關愛通觀點或立場。關愛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也不保證未來內容不會發生變更。 如本網展示內容的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上網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用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關愛通會及時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